医生与患者、医生与医生、医生与医院,甚至是医生与检查设备等之间的连接方式,因为互联网的介入正在发生着改变。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于可谊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改变不是医生的职业内涵,而是医生与患者连接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不理解这点,以为医生的职业内涵会被颠覆,即是本末倒置了。
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365.3亿元,移动医疗或突破200亿元,超越在线医疗市场规模,占比达55%。在这个越来越大的体量之下,很多企业都在寻找瓜分蛋糕的机会。而从2004年就开始涉足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寻医问药网也在审时度势地调整战略。
经过十多年的深耕细作,寻医问药网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医疗设备等技术,围绕患者、医生、医院、药企,搭建并形成了互联网医疗服务产业链条的生态体系。涵盖从诊疗前的线上自诊、线上问诊、电话咨询、药品查询和购买、预约专家号等,到就诊期的凭证转诊、导诊、陪诊,再到就诊后的康复、随诊、数据追踪等完整的就医环节。
目前,闻康集团董事长、寻医问药网创始人郑早明将公司的战略定位为“两线一链”——“两线”即服务线和数据线,“链”则指代整个医疗和大健康产业链。
具体来说,“服务线”的核心是一站式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同时还有面向医生的服务,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条,这条线的缺失会导致非常大的问题。“数据线”实际上贯穿在所有的服务流程当中,是建立商业模式或者进行更好的服务体验的关键要素。
“链”的背后不是光服务患者和医生,“医疗健康服务的提供方是医生,核心的需求方是患者,我们已经把供需两个核心角色牢牢的放在了这个平台上,整个大的医疗健康产业链的各方角色,包括医疗机构、医药工业企业、医药流通企业、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医疗器械等等,这一类的所有角色实际上对这两个关键角色都有非常大的诉求,背后牵动了整个医疗和大健康产业链。”闻康集团副总裁、寻医问药网战略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姜天骄解释道。
服务线:单点切入到一站式医疗
一站式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寻医问药网成立于2004年,其成立的背景则要追溯到2003年。彼时非典肆虐,人们不愿意出门,在网上又看不到比较可靠的医学健康类的信息资讯,寻医问药网创始人郑早明发现了需求,就创办了寻医问药网。
2007年,寻医问药网正式公司化运作,在PC互联网时代,得益于大众在医疗健康垂直细分领域的旺盛需求,寻医问药网的流量在2009年就做到了全国数一数二的位置。
当然,随着医疗资讯逐渐丰富,人们逐渐发现信息服务已无法满足需求,在线的医生咨询问诊成为进一步的诉求。当医生咨询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到线下医院就诊时,从挂号开始的就诊服务业务应运而生。
平台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得到了资金的青睐。2011年,寻医问药网获得阿里旗下云锋基金的A轮融资。
“那时候郑总跟马云、史玉柱和江南春等人聊,他们觉得平台流量很大,商业模式也可以形成,所以就投了A轮融资。”姜天骄介绍,拿了A轮融资以后,寻医问药网围绕着服务链条做了更加深入的拓展,包括医疗服务、用药等需求。
“医和药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医药电商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患者有一个症状是不是该吃药,吃什么药,是大家最需要解决的。我们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药品知识库,将药品和症状匹配,可以给用户参考性的建议。然后,平台也有医生和职业药师提供用药咨询,在药品这一块逐渐建立起了医药电商平台,完成从医到药的演进。”
2014年互联网医疗热度飙升,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的进场者。那一年,寻医问药网获得联想控股集团和建银国际的B轮投资,估值超过20亿元。而这一次的注资进一步加速了平台的发展和产业链条的完善。
在大家都在线上竞争时,一些公司也看到了线下对于完善链条的重要性。继挂号之后,寻医问药网投资了安心陪诊,完善医院内部的陪诊环节。安心陪诊实际上是利用闲置的护士资源,让其在非工作时间能够去服务医院的患者,帮助患者排队、挂号、取化验单、取药等。
至此,从一个人的症状出现,自诊自查,到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再到院内的陪诊,院后的用药,整个链条被打通。用户通过“寻医问药”和“省心医疗”等多款App可以获得问诊、咨询、陪诊等服务,覆盖从诊前、诊中、诊后的各个就医环节。
除此之外,2015年以后,寻医问药网也在服务链条上的一些细分领域布局,尝试从医疗到健康管理的过渡,比如慢病健康管理、医疗美容整形、母婴方向等等。
诸多尝试都是寻医问药网围绕患者或者叫用户做的一系列服务,其实在整个环节里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医生。只有为医生更好地提供服务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闭环,那么围绕着医生的诉求寻医问药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推出“医脉”App,为医生提供学术支持及学术交流等服务,同时开发专业医学工具,帮助医生进行患者管理,着力打造医生个人品牌,并满足医生的社交需求。
此外,寻医问药网结合自身服务已推出多款医疗领域的垂直应用,包括体质分析仪、血压仪、血糖仪、体温计等,通过可穿戴设备帮助用户记录日常健康数据,并与线上的数据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健康预测、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的智能云健康管理服务。
这些服务有效起到截流轻症用户到线上,分流小病用户到非三甲医院,以及将真正有需要的大病用户引流到三甲医院的作用,初步形成“线上分诊、线下首诊、大病转诊” 的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
数据线:医疗数据的商业化应用
毫无疑问,个人健康数据蕴含着无穷价值,经过分析的数据能有效提高新药研发效率,改善临床治疗手段等。然而,我国医疗大数据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医疗数据分散在不同机构的不同系统里,各类建设标准以及不同接口造成了诸多的信息孤岛,不同系统间的语义互操作性还存在很大问题。
首先是数据系统建设及采集问题。健康档案的采集方式和存储介质多样,加上采集量巨大使得诸多数据无法完整记录并实时更新,很多居民健康数据实际处于断点状态。
其次是数据存储分析及应用问题。数据分析的前提是数据要足够完整、准确并可进行结构化存储,而目前的医疗数据除了部分信息系统产生的结构化数据之外,还包括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如医护人员手写的记录、移动医疗平台上产生的医疗数据、基因数据等图像数据、社交数据、医学文档等内容。数据不规范一直是医疗大数据难以利用现有数据进行很好分析和处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姜天骄看来,如今的医疗大数据分析还没有清楚的定义。“一个人不经过医生直接通过大数据运算得到确诊信息,现在还没人能这么做,只要不做这个东西,我觉得都称不上是大数据,而是医疗数据的商业化应用和学术应用,这就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也就是说先解决数据怎么来,以及怎么实现它的价值。”
寻医问药网在健康管理上面投入比较大,健康管理的基础是数据采集,没有个人的相关数据信息就无法做健康管理。
目前,寻医问药网的数据来源有医院内部的病历信息和医院外部的体检中心数据,还有线上问诊平台,使用穿戴设备和智能硬件采集的数据,以及来自基层的公共卫生系统的数据。
这中间,医院内部数据的获取可谓不易,很难做到直接对接,如果要获取也需患者自己上传病历,才能采集到相应的数据。目前,寻医问药网正在院内搭建移动医院信息化业务,主要对接院内数据,包括陪诊业务等。
在数据收集之后,健康管理的下一步是建立健康档案,有了数据和健康档案以后,需要有科学严谨和权威的评估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最后便是基于评估的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等一系列干预措施。
其中,在评估模型上,寻医问药网投资控股了专注于健康数据分析的中新惠尔,完善数据分析能力。
如今,在河北邢台桥西区的几个社区,能看到寻医问药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天都会有一到两个工作人员在服务站值班。通过服务站的社区服务,寻医问药网还专门开发了“健康邯郸”和“健康邢台”等服务地方的App。
“这样做不但可以真正接入到公共卫生系统里,还能帮助社区医生建档。”姜天骄解释说,“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一直问题很大,之前我们看到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实际上质量有很大的问题,有些数据并不真实。怎么提高建档率,完成真实数据的采集?靠社区医生根本不可能,我们的服务人员起到了辅助作用,这是对政府的价值。对我们自身来说,一方面推广了寻医问药网的知名度,另外一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患者活动和教育工作,也有利于后续商业化的开展。”(作者:董莉)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于可谊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改变不是医生的职业内涵,而是医生与患者连接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不理解这点,以为医生的职业内涵会被颠覆,即是本末倒置了。
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365.3亿元,移动医疗或突破200亿元,超越在线医疗市场规模,占比达55%。在这个越来越大的体量之下,很多企业都在寻找瓜分蛋糕的机会。而从2004年就开始涉足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寻医问药网也在审时度势地调整战略。
经过十多年的深耕细作,寻医问药网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医疗设备等技术,围绕患者、医生、医院、药企,搭建并形成了互联网医疗服务产业链条的生态体系。涵盖从诊疗前的线上自诊、线上问诊、电话咨询、药品查询和购买、预约专家号等,到就诊期的凭证转诊、导诊、陪诊,再到就诊后的康复、随诊、数据追踪等完整的就医环节。
目前,闻康集团董事长、寻医问药网创始人郑早明将公司的战略定位为“两线一链”——“两线”即服务线和数据线,“链”则指代整个医疗和大健康产业链。
具体来说,“服务线”的核心是一站式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同时还有面向医生的服务,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条,这条线的缺失会导致非常大的问题。“数据线”实际上贯穿在所有的服务流程当中,是建立商业模式或者进行更好的服务体验的关键要素。
“链”的背后不是光服务患者和医生,“医疗健康服务的提供方是医生,核心的需求方是患者,我们已经把供需两个核心角色牢牢的放在了这个平台上,整个大的医疗健康产业链的各方角色,包括医疗机构、医药工业企业、医药流通企业、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医疗器械等等,这一类的所有角色实际上对这两个关键角色都有非常大的诉求,背后牵动了整个医疗和大健康产业链。”闻康集团副总裁、寻医问药网战略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姜天骄解释道。
服务线:单点切入到一站式医疗
一站式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寻医问药网成立于2004年,其成立的背景则要追溯到2003年。彼时非典肆虐,人们不愿意出门,在网上又看不到比较可靠的医学健康类的信息资讯,寻医问药网创始人郑早明发现了需求,就创办了寻医问药网。
2007年,寻医问药网正式公司化运作,在PC互联网时代,得益于大众在医疗健康垂直细分领域的旺盛需求,寻医问药网的流量在2009年就做到了全国数一数二的位置。
当然,随着医疗资讯逐渐丰富,人们逐渐发现信息服务已无法满足需求,在线的医生咨询问诊成为进一步的诉求。当医生咨询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到线下医院就诊时,从挂号开始的就诊服务业务应运而生。
平台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得到了资金的青睐。2011年,寻医问药网获得阿里旗下云锋基金的A轮融资。
“那时候郑总跟马云、史玉柱和江南春等人聊,他们觉得平台流量很大,商业模式也可以形成,所以就投了A轮融资。”姜天骄介绍,拿了A轮融资以后,寻医问药网围绕着服务链条做了更加深入的拓展,包括医疗服务、用药等需求。
“医和药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医药电商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患者有一个症状是不是该吃药,吃什么药,是大家最需要解决的。我们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药品知识库,将药品和症状匹配,可以给用户参考性的建议。然后,平台也有医生和职业药师提供用药咨询,在药品这一块逐渐建立起了医药电商平台,完成从医到药的演进。”
2014年互联网医疗热度飙升,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的进场者。那一年,寻医问药网获得联想控股集团和建银国际的B轮投资,估值超过20亿元。而这一次的注资进一步加速了平台的发展和产业链条的完善。
在大家都在线上竞争时,一些公司也看到了线下对于完善链条的重要性。继挂号之后,寻医问药网投资了安心陪诊,完善医院内部的陪诊环节。安心陪诊实际上是利用闲置的护士资源,让其在非工作时间能够去服务医院的患者,帮助患者排队、挂号、取化验单、取药等。
至此,从一个人的症状出现,自诊自查,到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再到院内的陪诊,院后的用药,整个链条被打通。用户通过“寻医问药”和“省心医疗”等多款App可以获得问诊、咨询、陪诊等服务,覆盖从诊前、诊中、诊后的各个就医环节。
除此之外,2015年以后,寻医问药网也在服务链条上的一些细分领域布局,尝试从医疗到健康管理的过渡,比如慢病健康管理、医疗美容整形、母婴方向等等。
诸多尝试都是寻医问药网围绕患者或者叫用户做的一系列服务,其实在整个环节里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医生。只有为医生更好地提供服务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闭环,那么围绕着医生的诉求寻医问药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推出“医脉”App,为医生提供学术支持及学术交流等服务,同时开发专业医学工具,帮助医生进行患者管理,着力打造医生个人品牌,并满足医生的社交需求。
此外,寻医问药网结合自身服务已推出多款医疗领域的垂直应用,包括体质分析仪、血压仪、血糖仪、体温计等,通过可穿戴设备帮助用户记录日常健康数据,并与线上的数据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健康预测、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的智能云健康管理服务。
这些服务有效起到截流轻症用户到线上,分流小病用户到非三甲医院,以及将真正有需要的大病用户引流到三甲医院的作用,初步形成“线上分诊、线下首诊、大病转诊” 的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
数据线:医疗数据的商业化应用
毫无疑问,个人健康数据蕴含着无穷价值,经过分析的数据能有效提高新药研发效率,改善临床治疗手段等。然而,我国医疗大数据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医疗数据分散在不同机构的不同系统里,各类建设标准以及不同接口造成了诸多的信息孤岛,不同系统间的语义互操作性还存在很大问题。
首先是数据系统建设及采集问题。健康档案的采集方式和存储介质多样,加上采集量巨大使得诸多数据无法完整记录并实时更新,很多居民健康数据实际处于断点状态。
其次是数据存储分析及应用问题。数据分析的前提是数据要足够完整、准确并可进行结构化存储,而目前的医疗数据除了部分信息系统产生的结构化数据之外,还包括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如医护人员手写的记录、移动医疗平台上产生的医疗数据、基因数据等图像数据、社交数据、医学文档等内容。数据不规范一直是医疗大数据难以利用现有数据进行很好分析和处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姜天骄看来,如今的医疗大数据分析还没有清楚的定义。“一个人不经过医生直接通过大数据运算得到确诊信息,现在还没人能这么做,只要不做这个东西,我觉得都称不上是大数据,而是医疗数据的商业化应用和学术应用,这就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也就是说先解决数据怎么来,以及怎么实现它的价值。”
寻医问药网在健康管理上面投入比较大,健康管理的基础是数据采集,没有个人的相关数据信息就无法做健康管理。
目前,寻医问药网的数据来源有医院内部的病历信息和医院外部的体检中心数据,还有线上问诊平台,使用穿戴设备和智能硬件采集的数据,以及来自基层的公共卫生系统的数据。
这中间,医院内部数据的获取可谓不易,很难做到直接对接,如果要获取也需患者自己上传病历,才能采集到相应的数据。目前,寻医问药网正在院内搭建移动医院信息化业务,主要对接院内数据,包括陪诊业务等。
在数据收集之后,健康管理的下一步是建立健康档案,有了数据和健康档案以后,需要有科学严谨和权威的评估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最后便是基于评估的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等一系列干预措施。
其中,在评估模型上,寻医问药网投资控股了专注于健康数据分析的中新惠尔,完善数据分析能力。
如今,在河北邢台桥西区的几个社区,能看到寻医问药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天都会有一到两个工作人员在服务站值班。通过服务站的社区服务,寻医问药网还专门开发了“健康邯郸”和“健康邢台”等服务地方的App。
“这样做不但可以真正接入到公共卫生系统里,还能帮助社区医生建档。”姜天骄解释说,“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一直问题很大,之前我们看到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实际上质量有很大的问题,有些数据并不真实。怎么提高建档率,完成真实数据的采集?靠社区医生根本不可能,我们的服务人员起到了辅助作用,这是对政府的价值。对我们自身来说,一方面推广了寻医问药网的知名度,另外一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患者活动和教育工作,也有利于后续商业化的开展。”(作者:董莉)
上一篇:简理财中秋大回馈 父母体检套餐免费领!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